每逢佳节倍思亲丨刘向侠:勿念,跟你讲讲我援青工作中的两三事
发布时间:2023-09-30 12:09:57作者: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2448
打印 ||字号

分享到:

0

犹记得那一天——2023年6月25日,我带着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家人的牵挂,从海拔不到50米的东泇河畔兰陵,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湟水之源海晏,在海晏县检察院开始为期六个月的援助工作。

初到,此处安心是“吾乡”

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属于高原亚干旱气候。这里有“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青藏高原精神。在领略青藏高原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碧湖澈水的同时,也承受着高原对人体的挑战。初到海晏,快步走,喘;爬楼梯,喘;大声说话,也喘。在山东我是走路带风的女汉子,来到高原不得不放慢脚步。在这里,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到30分钟,眼睛就会受不了,需要3天才能慢慢缓解眼睛的不适;头发在阳光下也会“发烫”;皮肤更是火辣辣地疼,肤色不变成“高原红”都很难。在内地号称“三秒入睡”的我,有时候却整夜难以入眠,干燥的气候使得嘴唇和面部动不动就脱皮,此刻我对高原精神有了更直接的体会,对扎根高原的海晏检察人有了更深的敬意。

面对艰苦的环境和身体的不适,我脑海里时常回响着临行前兰陵县检察院领导的嘱托:你去青海,代表着兰陵的形象,肩负着援青的重要任务,必须尽快熟悉环境,迅速融入,以积极向上的状态、奋发有为的作风和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的精神,出色完成援青工作,展现沂蒙检察、兰陵检察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援青检察干警,肩负着政治使命,我必须调整好身体状态以便迅速投入工作中。于是,工作之余,我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徒步、慢跑等方式,让自己适应海晏县的气候,适应工作环境,积极作为、能动履职。无论前一晚睡得如何,天一亮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来到这里之后,我不仅得到了来自山东省检察院、临沂市检察院、兰陵县检察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殷切关怀,还受到了青海省检察院、海北州检察院及海晏县检察院领导和同事们的细心照顾,大家没有把我当“外人”,这让我感到很温暖,也很安心。现在,我已基本融入到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海晏也已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融入,助力海晏检察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检察对口援助“接力棒”拿在手里,以往援助成果既是丰碑更是鞭策。我能为海晏检察做些什么?我能与海晏检察干警分享什么?如何做好两地检察工作交流的“螺丝钉”,当好两地检察工作的“连心桥”?这是我初到海晏思考的问题。

来到海晏的第二天,6月26日,我正式投入到我的援青角色之中。海晏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要从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进入第二检察部后,我快速适应环境,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分管领导和科室同事们一起研究业务数据,就民事生效裁判案件监督、民事执行监督和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等相关业务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通过交流,我了解到行政检察工作和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是目前的短板,但公益诉讼工作却值得我好好学习和借鉴。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思考,在两地院领导的帮助下,我逐步有了工作思路。积极认真完成海晏县检察院党组安排的工作任务,参与重大案件的讨论,不断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毫不保留地应用到海晏的检察工作中。

我通过查阅调取的海晏县法院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卷宗,搜寻线索,同时和科室同事一起分析研究、整理思路、修改文书。与科室同事一起奔赴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现场进行实地勘查、询问证人调查取证。经过线索摸排,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20件,成功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7份,排查并梳理可成案的民事执行类案监督线索1件;另外,参加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磋商会,并积极撰写检察简报。

8月29日至9月1日,我和另外8名山东援青干部一起奔赴海北州四县检察院开展检察业务巡回指导工作,通过座谈交流、查阅卷宗等,既了解了各院在公益诉讼、民事、行政检察等业务条线案件办理情况,也在相互的切磋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公益诉讼理念和做法。在刚察县检察院窑洞旧址的参观学习,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海北老检察人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重操旧业”,干回我的老本行

海晏县检察院只有7名(挂职1人)检察官,所有检察官都承担着刑事案件的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这对检察官业务能力的要求更高。同样,第二检察部的检察官也要审查刑事案件。对于多年前从事过批捕、公诉工作的我来说,在这里,有时也要“重操旧业”,干回我的老本行,和科室的同事一起参与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的讨论。在审查起诉马某某等人涉嫌串通投标罪一案过程中,为了厘清案件事实,我和科室同事们一起审查证据,查阅相关资料,讨论法律适用等问题。我还参加了松某等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的检察官联席会,就案件的证据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讨论。针对越来越复杂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海晏县境内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我一边研究案情,一边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向原单位办案经验丰富的同事进行请教,积极准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审查实务的学习课件,和海晏县人民检察院的同事一起进行学习和探讨。

在从事好检察业务工作外,我还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党建活动,到植树造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参加守护绿水青山行动,参与志愿者保护青海湖环境卫生等公益活动,到王洛宾文化广场进行法治宣传,参与微电影的拍摄。

角色转换,“演员”的诞生

海晏县检察院现有在编人员19人,人虽不多,但能感受到奋进、向上、团结的氛围。八月中旬的时候,省检察院组织拍摄一部宣传公益诉讼的微电影,对于微电影,我是第一次接触,而且时间紧要求高,院里在家的人员几乎都参加了拍摄。一遍遍的走戏,一遍遍的拍摄,有时一个镜头导演不满意要拍上十几次。由于还有手头的工作,拍摄几乎都是在工作之余。参与拍摄的同志们天天忙到深夜,周末还要加班,没有怨言,没有抱怨。当然,我们两位从山东来到的“新兵”也参加了拍摄,分别扮演了剧中法官和法官助理的角色。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短短一周时间就将一部高质量的微电影制作完成,并将很快呈现在银幕上。

援青的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来到海晏县人民检察院已80多天,时间并不算长,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也得到了收获和成长。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感谢青海省检察院、海北州检察院、海晏县检察院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怀,感谢山东省检察机关三级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心,感谢亲人对我援青决定的支持,请组织放心、家人放心,我定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克服困难,为海晏检察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一家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实际行动为援青工作递交一份圆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