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娟:无悔青春激扬检察人生
发布时间:2021-12-03 16:58:23作者: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22631
打印 ||字号

分享到:

0

沂蒙女检察官不止一面。从检16年,沂水县检察院李兴娟先后在办公室、公诉科、民事行政检察科、案件管理中心、第五检察部工作,多岗位的历练使她在综合岗位游刃有余,又在业务岗位一展身手,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先后斩获全市十佳优秀公诉人、全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全市检察机关控告申诉业务标兵、全省检察机关控告申诉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

微信截图_20211220170647.png


吃苦耐劳、追求极致的沂蒙“犟妹”

2005年8月,她进入沂水县检察院办公室工作,正好赶上了科里的司法考试季,工学矛盾特别突出。她一上班就被领导要求立即适应各项工作,随时准备“补缺”。

不是在接打电话、上传下达,就是在写材料;不是在档案室归档卷宗,就是在统计报表、整理内务,在办公室各角落总能看到她忙碌穿梭的身影。她默默加班加点,从不喊苦叫累。因为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被科里的同事戏称为“犟妹”。

在众多工作中,最难的就数爬格子了。为了找准写作切入点,拿到更多一手资料,她多次深入业务科室充当记者实地采访;为了更好地提炼工作做法,她紧盯上级院采用的资料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第一篇信息被采用,她撰写的《“五字”工作法在公诉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六项机制确保办案安全》等各类信息稿件被采用四十余篇。

2006年夏天,一次演讲比赛让领导发现了她的公诉人潜质,后因工作需要被抽调到公诉科协助办案,兼顾办公室工作。工作量的大增没有让她泄气,反而激起了她的“犟劲”,将沂蒙人吃苦耐劳的本色发挥到底。分到手的每一起案件,她都确保钻深吃透。从阅卷、讯问、制作文书,到汇报案件、开好每一个庭,她都一一认真学习钻研;科长改过的文书,她都认真总结,举一反三,力求精益求精。她把每起案件都当作一次练兵,很快适应了办案工作。当年年底,她正式成为公诉科一员。

接下来一年,她赶上了全市检察机关十佳优秀公诉比赛。虽然还是一名公诉新兵,院领导赏识她的干劲学识,破格选派她参加比赛。接到任务后,她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迅速制定备赛方案,观摩研究往年公诉人比赛的优秀文书及论辩录像,在办案中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练兵,通过紧锣密鼓地筹备,她把沉甸甸的“十佳优秀公诉人”荣誉捧回了院里,她也成了当时全市检察系统最年轻的优秀公诉人。

以法为剑  维护法律权威的公诉精英

通过一次次办案实践的锻炼,李兴娟逐渐挑起了承办疑难复杂案件的大梁。

2008年3月,她承办了由市检察院指定沂水县检察院管辖的某县某局长等三人受贿案,案件证据材料一百余份,而且涉及拍卖专业知识。李兴娟似乎忘记了她已有身孕,克服孕吐等身体不适继续阅卷,与侦查机关“会诊”案件列出补充侦查提纲十余条,制作的审查报告三万余字。为保证该案公开庭的庭审效果,她加班加点将案件重要证据扫描分类整理,制作了百余页的幻灯片。

开庭当天,审判大厅座无虚席,有法检干警及其他旁听人员共计三百余人。三名被告人当庭全部翻供,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李兴娟及时调整了讯问方式,通过对他们行为过程的客观描述,真实地再现了构成犯罪的关键细节。被告人通过庭审也认识到了自己犯罪行为的违法性,最后均做了有罪陈述。

庭审从早八点一直持续到了晚九点,庭审结束后,法官、检察官甚至辩护律师,都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其中一名法官问道:“这名公诉人工作几年了?讯问这么有针对性!”最终,该案三被告人均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庭审成功背后是她日复一日规范训练的成果展现,从法律文书用语,到讯问、举证、质证、答辩等细节性内容的表述和衔接,她都力求规范、准确。也正是这次高标准规范化的实践训练,直接影响和指导了她此后所有的工作,可谓受益终生。

在办好案件的同时,她不忘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作法,坚持每月编纂一期《公诉情况反映》,为院领导准确决策提供参考。期间,她撰写的信息材料及各类稿件,被上级院及报刊采用转发六十余篇。她撰写的《找准“软肋”、消除“盲区”,以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经验做法被转发学习。

勤学善思求突破   做贴心“服务员”“监督员”

2011年,李兴娟通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从公诉科科员当选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多年努力付出结出了硕果,她感恩领导、同事的肯定和支持并将此化作工作的动力。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与她原先从事的刑事检察及办公室工作都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一入职她就面临着外行监督内行的尴尬。为了尽快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她又一头扎进浩瀚繁杂的民事行政法律法规学习中,并一次又一次向上级院领导、兄弟县区检察院同行及法院的法官朋友们请教。

与公诉工作义正言辞指控犯罪不同,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面对更多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烦心事。她迅速调整自己原先作为公诉人的角色和心态,与来访的老百姓们坐到一条板凳上。有许多来访的当事人抱着满腔希望来申请监督,他们很多人心中有一个常年解不开的法结或心结。李兴娟同情他们的遭遇,符合法律监督条件的,及时办理;不符合监督条件的,就充当法律讲解员,苦口婆心讲法律、摆道理,帮助他们解开那个结。

曾记得有一名来访人来科里反映诉求,李兴娟一改公诉办案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严肃,对来访者热情接待,问材料跟拉家常似的,那人可能担心把事交给这小年轻不放心,不客气地打断谈话:“这个问题跟我反映的事有什么关系?你别问这些没用的……”李兴娟先是通过沟通取得他的信任,打消了他的顾虑,当交谈结束,调查材料交给来访人核对时,他一边仔细阅读着,一边连连称赞“嗯嗯,这材料记得杠滴好。你问我的问题确实都在点子上!你年纪轻轻的,水平还挺高呢!”

迅速适应工作后,李兴娟根据领导安排要尽快扭转考核落后局面。作为科里的领头羊,她学深吃透全市业绩考核方案,日思夜想怎样整体推进和提升,最终发明出来一个“本本”——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任务台账。她把各项工作任务记录在这个台账里,把缺项弱项逐一分解,有序推进,底数清、任务明,全科人员齐心协力,随着一项项工作得到落实,考核成绩稳步上升,成功实现了从后进到先进的华丽转身。

工作步入正轨,李兴娟又开始琢磨将工作中的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她撰写的《点、线、面、体相结合,强化民事调解活动监督》在全省民事行政检察会议上作经验交流,高检院相关部门还针对该作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她撰写的《依法提请抗诉,助好心村官卸下债务》一文被《检察日报》采用,被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记协专业报刊工作委员会评为二等奖。她还精心编撰了《农民工维权手册》《便民申诉服务手册》等宣传材料,积极开展法治宣传。

2015年8月,李兴娟调整到案件管理中心工作,作为刚成立没几年的部门,很多业务都是全新的,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她再一次调整工作思路,探索简洁高效的工作方法,全心全意为领导同事们搞好管理服务。但那监督的活儿,不讲究方式方法真的不好干,李兴娟学会换位思考,研究从事后通报向主动预防延伸的方法,首先总结出办案流程容易出现的不规范问题,针对退查重报、信息公开等8项工作制订规范,与各业务科室达成共识,建立工作对接机制,并对本科室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完善了相关台账及留痕记录。

通过一系列措施,院里网上办案的规范性大幅提升,为提升办案质量夯实了基础。2016年,通过对案件管理业务的全面学习,她在省市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

初心依旧  做爱岗爱民的好检察官

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时,李兴娟调整到第五检察部工作,作为一级检察官、部门负责人,她把之前刑事检察、民事行政检察及综合业务工作经验与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迅速对接,不断完善来信、电话、网络、来访“四位一体”受理机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475件,获得县直单位服务信访“四初”工作一等奖。

在做好信访工作的同时,她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关注民生的桥梁和纽带。期间,李兴娟办理了一起特殊的司法救助案件,救助对象刘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劳动能力,食不果腹,如何管理为她申请到的3万元救助金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李兴娟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多次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由检察院、政府及村委三方联动,实行“经济救助与生活帮扶并行”的救助方案,由所在村委安排两名村委委员代为保管,定期为刘某某购买生活用品,并为她修缮破旧的房屋。

司法救助金发放当天邀请了人民监督员、县政协副主席牛嗣红到场全程监督,在活动现场她深有体会地说:“我认为检察院的检察官办案细致,不仅把案子办好了,还实实在在地关心当事人的生活……”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自2019年以来,李兴娟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2件,为贫困当事人发放救助金66.9万元,用心用情传递着司法温暖。

今年2月份,得知上级院将首次举办控告申诉业务竞赛,李兴娟认为这是一次全面提升业务水平的好机会,繁重工作之余她加班加点备赛,获得了全市检察机关控告申诉业务标兵,并被选中代表市院备战全省控告申诉业务竞赛。在进行高强度集训时她挤时间“遥控”处理科里的事,还赶着“加餐”办了个棘手的案子,就是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她依然能做到工作、备赛两不误。

赛场上,她的身体却出了点小“失误”——看到很多问题的答案在脑中呼之欲出,但手却在不听使唤地颤抖,是之前担心的低血糖犯了。幸好,她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快四十的人跟那么多年轻同仁比拼,她不仅全力备战,还做好了应急准备,提前备好的一大暖瓶葡萄糖水这时派上了用场。经过三轮激烈的淘汰赛,她最终夺得了全省控告申诉业务能手荣誉称号。

不论在公诉聚光灯的岗位,还是默默伏案笔耕的办公室,不论探索民事行政检察新领域、细心做案管“大管家”,还是目前从事的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每到一个新岗位,李兴娟都潜心钻研,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成为该岗位的行家里手,因她把每一个岗位都视为修德立身的舞台,把撰写好每一篇文稿当做训练思维的途径,把办好每一起案件作为锤炼业务功底的练兵,把化解每一起矛盾作为深入一线的契机。

多年来,她用一片初心、一份热心、细心和耐心,用心描绘着属于自己的检察“多面”精彩!